骨骼肌纤维是什么样
骨骼肌纤维是什么样。说到骨骼大家都知道在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是含有的, 不论是 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是有着大大小小的骨骼的。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骨骼肌纤维是什么样的。
形态特征
1、结构特征
一般情况下,人类绝大部分骨骼肌中1型肌纤维的直径略小于2型肌纤维,II型肌纤维的肌浆网较1型肌纤维发达2倍,故型肌纤维肌浆网的摄Ca2能力大于1型肌纤维。
从而加快了2型肌纤维的反应速度;1型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较型肌纤维多且直径大,同时1型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分布比2型肌纤维多,II型肌纤维肌原纤维含量较I型肌纤维多。
意味着肌纤维内部含有较多的肌球蛋白横桥,收缩时可产生较大的收缩力。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
2、神经支配
特征肌任维类型 I 型 2a型 2b型。
平均肌纤维面积/um2 1730 2890。
运动单位 540·μ-1 440·μ-1 750·μ-1。
轴突传导速度/m·s-1 8.5 100 100。
毛细血管分布多少
线粒体含量高、中、低。
肌浆网(SR) 2型肌纤维的SR为1型肌纤维的2倍。
Z带1型肌纤维的Z带较2型肌纤维宽。
结缔组织1型肌纤维的胶原纤维多于2型肌纤维。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由大小不同的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大运动神经元支配2型肌纤维,其轴突较粗,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快(>90m·s—1)。
3、肌纤维面积 肌纤维面积大小取决于肌纤维的直径并受年龄、训练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出生后到青春发育期结束,肌纤维的面积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递增。人类两种不同类型肌纤维面积差异较小,且有较大个体差异。
代谢特征编辑
1、代谢底物
人类骨骼肌甘油三酯含量介于5~15mmol·kg—1湿重之间,其中慢肌甘油三酯含量较快肌高。
肌糖原含量介于50-90mmol·kg-1湿重之间,不同类型肌纤维及其亚型之间肌糖原含量无明显差异。
2、代谢酶活性
FT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的酶活性较贸纤维高。例如,FT纤维Ca2+激活的肌球蛋白ATP酶活性较ST纤维高2.5倍,肌激酶活性为贸纤维的5倍。
乳酸脱氢酶活性较ST纤维高4倍。相反,ST纤维中参与有氧氧化过程的酶的'活性则较FT纤维高30%—50%。
生理特征编辑
肌肉的生理功能是收缩,不同类型肌纤维在生理特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肌肉收缩速度、张力、抗疲劳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1、收缩速度
研究发现快、慢肌纤维间存在明显差异。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与其受冲动传导速度快的大。运动神经元支配,肌原纤维ATP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肌浆网释放和回收Ca2+的朗力强等因素有关。
2、收缩力量
肌肉收缩力大小取决于肌肉的横断面积并受肌纤维类型等因素影响,多数研究认为动物快肌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但人类不同类型肌纤维收缩力量的差异尚不完全清楚。
比较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构成与肌肉收缩力量关系时发现,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其收缩力量也大。
3、抗疲劳性
动物和人体实验均证明,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较快肌强,故快肌维较侵肌纤维更易疲劳。
如何区分肌肉组织1型肌纤维和2型肌纤维
I型肌纤维:
属于红肌,不仅是因为毛细血管密度高,而且线粒体浓度高,利于有氧代谢。
产能效率高最不易疲劳,形态细小因而运动单位力量低。
特点是收缩速度慢而持久,适合维持平衡和姿势的功能。
II型肌纤维:
属于白肌,毛细血管密度和线粒体浓度都低于I型肌纤维,较少进行有氧代谢。
而多通过无氧代谢供能,因而收缩速度快,运动单位力量高。
局限是较I型更易发生疲劳,适合需要速度和力量的运动。
II型肌纤维还可细分出:IIa型、IIb型、IIx型,三种亚型,后文我们会提及。
I型肌纤维,显示多而大的线粒体,和旁边圆的均质的脂滴。
II型肌纤维,与I型相比,含有线粒体和脂滴较小且少,糖原较I型多。
实际上,不同亚型肌纤维细胞常共同构成肌肉组织,
根据肌纤维收缩速度,可划分出快肌、慢肌,慢肌的组成结构就包括I型肌纤维和IIa型肌纤维。快肌的组成结构目前认为是IIb型肌纤维和IIx型肌纤维。
比较一下这些不同亚型的肌纤维细胞
1.I型肌纤维:
氧化能力高,最不易疲劳,糖酵解能力低,收缩速度慢。
典型红肌,毛细血管密度高,线粒体浓度高。
细小,运动单位力量低,但持久,适合于维持平衡和姿势的功能。
2.IIa型肌纤维:
既能有氧代谢,不易疲劳,又能糖酵解供能,快速收缩。
毛细血管密度中等,线粒体浓度中等,运动单位力量高。
适合持久的快速运动。
3.IIx型肌纤维:
氧化能力低,易疲劳,糖酵解能力最高,收缩速度快,运动单位力量高,
具有持续保持张力和维持姿势的稳定性作用。
4.IIb型肌纤维:
缺少有氧代谢,易疲劳,通过无氧糖酵解供能,收缩速度快。
典型白肌,毛细血管密度低,线粒体浓度低。
宽大,运动单位力量高,但不持久,适合于短时爆发快速运动。
运动对肌肉有什么影响
1.短期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即刻、短期运动或运动早期,运动对肌肉的影响是有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也不会很大。
因此,在运动开始阶段,运动负荷、运动时间、运动频率须与肌肉自身结构和功能状态相适应,否则极易导致损伤的发生。
短时或单次运动对肌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肌肉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超量恢复”阶段。
2.长期运动对肌肉的影响短期运动对肌肉的影响有限,运动对肌肉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长期运动。长期运动会对肌肉体积、结构、化学成分及肌神经兴奋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1)肌肉体积:运动能明显使肌肉的体积增大,但不同的运动方式使肌肉增大的部位和程度不一样,有氧运动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运动可使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2)肌肉脂肪减少:在运动较少的情况下,骨骼肌表面和肌纤维之间会产生脂肪堆积。肌肉内的脂肪在肌肉收缩时会产生摩擦,降低肌肉收缩效率。
(3)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氧运动能够使快肌和慢肌纤维线粒体数量都有所增加,其中快缩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增加尤为明显。线粒体的增加为肌肉收缩提供更多能量以适应耐力的需要。
(4)肌肉内物质成分发生变化:长期运动可使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肌肉中肌糖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红蛋白和水分含量等都会增加。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的增多提高了肌肉的收缩力肌肉内水分的增加方面有利于肌肉内氧化反应的进行,另方面有 助于肌肉力量的增长。
(5)肌肉内结缔组织增多:力量性运动可以使肌肉内的结缔组织明显增厚,速度性运动则不那么明显。
肌肉收缩反复的拉扯使肌腱和韧带中细胞增殖而变得坚实粗大,从而使肌肉抗拉的能力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