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简历为什么没有回复
你的简历为什么没有回复,我们都知道,在职场中最重要的就是简历,它能够让对方充分的认识我们,了解我们,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你的简历为什么没有回复相关内容吧。
误区1:只看职位头衔,不看清岗位要求
之前公司招聘艺术总监的时候,我们曾收到过一堆应聘者的邮件,但是他们的求职信和简历却并没有体现自己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几乎完全没有提到任何一条我们招聘里列出的岗位职责。这并不是说他们做不了艺术总监——其中一些人的作品和能力非常优秀,但是他们并没有(视频动画领域)相关工作经验。或者说没有在简历和作品集中体现出来,以至于无法通过我们的初级筛选过程。
在创意领域,同样的工作头衔,在不同地区、行业,甚至同一公司不同部门,都有可能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有些可能专注于设计方向,有些则做创意执行等等。一些是入门级别,其他则需五年或更久的工作经验。
当你在搜索公司投简历时,先花几分钟仔细浏览招聘信息的职位描述,看过之后仍然感兴趣的话那就再稍微修改一下简历,标出这些关键词,突出你符合这些描述的地方。
误区2:团队项目里没有标明自己参与了哪部分
我们在简历筛选时看到一些非常棒的作品,但在面试这些应聘者之后发现,他们并没有参与我们真正感兴趣的那些内容。光从简历上无法得知这些信息,因为他们的求职信息不完整。
我的建议是,多人一起合作参与的项目,写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完成部分。我知道这有点繁琐,但是在简历里有必要说明自己在每个项目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招聘的一方也不会去胡乱猜测。
即使项目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你完成的,还是标明清楚更好。如果有机会进入更大的团队,简历的透明性和认可度对你更有帮助。
误区3:所有项目都在简历和作品集中展出
当然你希望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你想要把所有最好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但是随着招聘的进行,我们会如实告诉面试者,将来的项目有可能不是他们作品里所展示的那种。
这时我们会问应聘者还有没有别的作品,比如一些很有压力但自己非常有成就感的项目。
因此面试时多做一手准备,把一些没在作品集里展示的项目拷到U盘或者平板里,以备不时之需,让应聘公司看到你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做事风格。
误区4:错过一些暗藏工作机会的地方
去年十月初我出席过一个(动画)行业会议和竞赛,中途我又溜掉去参加了另外一个会,后来我听说里面有很棒的参赛者。几周后我收到一封邮件,里面列了“竞赛胜利者”的名单和大致介绍。
我很喜欢里面那个亚军的作品,我又去看了她的个人网站和作品集,对她很感兴趣,几天后她就来我的办公室面试了。而这一切的机缘巧合都来源于我曾经溜掉的这个活动。
即使你的微博和Behance只有五六个粉丝,也要保持作品定期更新,你永远不会知道谁会看到你的作品。
误区5:顺应面试公司的喜好
有些应聘者为了投我们所好,面试前会去搜索我们公司做过的一些项目,并且以此为参考标准。我明白这是为了保险起见打的安全牌,但是往往最后吸引我们的却是那些极具个人风格的设计师。
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表达自己的设计态度,才有可能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误区6:公司给的职位全盘接受
还是拿第一段艺术总监的例子来说,其中我们碰到一个求职者最后拒绝了我们这个职位,他觉得这个工作并不是他想要的。一开始,我的确有点沮丧。后来仔细想了想,我又释然了。
面对工作的时候,你的心不会说谎。对未来的工作角色,你必须由衷地喜欢并充满热情,而不是安于现状。如果这个职位并不适合你,不要犹豫不决靠掷骰子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努力去争取更好的。
HR那么了不起吗?我没录取为什么不能腾出点时间回复我一声?
在一家公司,公司要为每名员工的时间付出人力成本,HR当然也是公司员工之一。
一般情况下,公司在初期筛选简历合格者只有5~10%左右,从他们公司角度来看,如果把大量时间耗费在90~95%的未入选员工身上,就占用了他们公司运营的人力成本,变相给公司带来利润损失。
举个例子,某一企业韩语岗位1人,收到简历100封,进入复试的简历合格者10人。
那么就有90封简历需要回复,每回复一封邮件大约15秒,那么HR手不停歇无停顿地回复要 90*15=1350秒=22.5分钟。
如果一天有10个岗位那就是22.5*10=225分钟=3.75小时。
也就是差不多一上午,许多大一些公司的'岗位成千上万,一个岗位就要耽误一上午时间回复没有入选者的简历,那么回复完所以简历,估计这位HR也要被开除了——消耗了公司人力和房租等成本,没有为公司创造任何利润,对于公司来说这就是内部亏损。
所以公司很少在简历筛选阶段就开始一一回复不合格的应聘者,多数情况下是进行到复试阶段后会一一通知。
复试为什么会一一通知呢?
进入了复试阶段,第一参加的人数会比投简历的人数大大减少,一般来说也就10:1~3:1这样,回复起来时间很少;
第二让你进入复试就代表公司还是很欣赏你,公司通过这样的方法,也是为了让你有时间有更多其他选择,并且以后留有合作的空间和可能。
那为什么不能像公务员那样公开入选者的信息呢?
你何曾看到招聘网站在首页上公开了谁谁录取了哪家公司?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企业用人一般都属于商业机密,人才是一家企业重要的资源。
录取了哪些员工,员工来自于哪里一般来说都需要HR做到保密的。不管哪家企业,一般都是有竞争对手企业,一旦把自己的员工信息暴露,很容易被其他公司和猎头盯上,从公司角度来看会带来用人不稳定的风险,用人不稳定,员工流动性大就又增加了公司运营成本。
这就好比4个人打扑克牌,如果其中一个人把自己的底牌全部都给别人看,结果怎样可想而知。
另外,对于大部分求职者来说,自己在哪家公司这样隐私的信息一旦长时间大范围暴露在互联网上,未来可能带来的隐患无穷。
为什么公务员会公开入选者身份?
因为公务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某个企业服务。公开身份是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如果公示期有举报,严重者很可能会落选,并且公务员并没有被其他单位挖墙脚的忧虑。
很多人为什么投了很多工作都没中?
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跟你们说一下:在工作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
有人看到我们发的新华社这样的一些岗位和年薪20万以上的这些企业,看了一下招聘条件和需求,觉得自己完全符合——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但是事实是你觉得这个岗位好,大家大部分人就都觉得好,然后一起扎堆投,如果不设置一些学历要求,部分像新华社这样的单位甚至会达到几千比1,一点都不比考公务员容易。
然而,事实的情况是,人家的韩语岗位很可能只从北京地区毕业的研究生里面挑,其他几百封简历第一轮筛选都不会过,更不可能去通知你。
年薪敢给得高的企业也是这样,人家根本不愁招不到人,好的岗位有的时候会成为内部人士用来拉拢人心,促进社交人脉资源的手段。
这也就是部分家里条件优越的同学,他们平时可能学习不好,照样有好工作等着他们的原因,家长有人脉和资源可以置换。
那作为普通的韩语求职者,应该怎么办?
多投。不要觉得,我投好几家公司,人家会不会觉得我不忠心?
不会。
毕竟人家也在一堆求职者中徘徊好久,千万不要丢弃自己作为求职者可以海投的权利。只有同时拿到两家及以上的Offer,你才有和他们谈判工资待遇的筹码。
我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有那种只投一个,然后傻傻等消息,一直要等到对方给准确回信,再去找下一份工作的同学。如果有的话,赶紧收起你的想法,社会现实很残酷,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多联系学长学姐。在找工作方面,学长学姐有时候比你的老师帮助还要大。如果能有一两位学长学姐觉得你靠谱有能力,愿意带着你,一定要把握好这样的机会。
当你走进社会之后,你也会发现,找到一个靠谱值得信赖的人真的非常非常难,一份信任的建立和巩固经常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学好专业能力和简历书写技巧。专业能力好能够增加HR对你的印象分,同时简历的书写也很关键。
很多同学太过于注重简历的形式和模板,而常常忘了自己写简历的初衷——展现自己的长处和工作的胜任能力。
而不是自己有什么都往上面写,恨不得把自己所有信息都写上去,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文档为doc格式